2015年11月9日
凯尔·兰利不情愿地推开教室门,里面只有零零星星几个学生。走到讲台上,兰利把课本放下,然后闭上眼睛,深吸了一口气。倒不是因为紧张,是因为实在需要一些自我控制,防止自己情绪崩溃,才能够开始难熬的又一天。
来到昆西格蒙德社区学院还没有到三个月,兰利已经好几次想要辞职了。生活中似乎一切事情都不对。单身教工宿舍的暖气不知道为什么好几天都没有供暖了,兰利前天开车到镇中心买了两床被子晚上盖在身上。每天早上九点钟课就开始,得面对一群毫无兴趣的学生。兰利不是个外向的人,同事对自己冷漠的很,晚上只有和以前德州的老同学在Messenger上聊天,久而久之,对方也不是很情愿听自己诉苦。
上半年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毕业后,兰利找到了现在的工作。历史系的博士找工作实在太难了,兰利既没有什么很突出的论文,也写不出什么多样性陈述。他对工作的要求是要是能通向终身教职的工作。面试了十几个学校都被拒绝后,兰利阴差阳错地到了昆西格蒙德社区学院。尽管在声誉上实在不能更低了,但好歹能提供终身教职途径……毕竟做的还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,哪怕工资低些,默默无闻,也就认了。
至少他当时是这样想的。现在看来,事情很明显了,离开德州,到东北地区的这次冒险是一次灾难。生活和工作处处都不顺。做高校教师的所谓最大好处——能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——在这里只是空谈。哪怕和自己本科时在的德克萨斯基督教大学相比——更不要说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了,这里的教师的工作强度实在难以置信。周中上午和下午几乎都要上课,甚至连周五都要教课!下班后的时间都要用来给一些自己并不感兴趣的课程备课,还没有选择余地。之前设想的利用空余时间写一些论文发表,方便可能的跳槽,现在看来也是实现不了的空想。
世界通史。不知道是谁想出来开设的课程。兰利从荣休的老教授手里接过这门课,只因为他是历史系的博士。兰利的毕业论文是关于美墨战争和美国内战的,和现在这门课程毫不搭界。但学校的所谓人文综合学部,除了他就只有一个教印第安历史的人,而且经常不在学校;英文系毕业的倒是有五个。无所谓了。
抬头一看,兰利看到钟面已经是九点过五分。尽管如此,教室里只有十几个人,而花名册上有四十多人。即使在教室里的人,也大多在玩手机。刚到学校的时候,兰利一度想效仿某些上年纪的教师,禁止课堂里使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,但考虑到想营造自己随和宽容的形象就没有宣布。实际上,禁令不会起作用,有没有禁令都不会影响学生对他的看法,或者说,学生也不太关心他。残酷的现实。
“好,现在开始上课。上周我们开始讲帝国的历史,上节课从马修·佩里的远征讲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态势,还短暂提到了虾夷大漂移。虾夷当代史我们会在后面专门花一节课讲,现在我们继续讲帝国。”
“我们知道,现在的帝国,我们以前叫尼彭,就好像同一个国家,我们叫做俄罗斯,后来叫做苏联,现在又叫俄罗斯了。日常生活中有时候大家有时还是叫它尼彭,但是官方叫亚细亚帝国。从尼彭变成亚细亚帝国呢,就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。当然之前也有对高丽和福尔摩沙的扩张,但决定性的事件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。”
“因为这和我们美国的历史关系密切,所以很多人应该也都知道一些,总看过电影吧,但是具体情况,特别是整个战争的来龙去脉,我简单讲一下。”
“上节课讲到了尼彭的军国主义化,和华国的开战,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,太平洋战场,要从1941年,12月7日讲起。”
“因为我国反对尼华战争,对帝国实施物资禁运,尼彭的军方越发急躁,加上欧洲战场,纳粹德国逼近莫斯科,帝国认为是恰当的时机攻击西方国家在亚洲的殖民地,宣称是建立所谓亚细亚的天命,实际上是需要资源和领地。12月7日呢,尼彭同时攻击了当时我国治理下的菲律宾,威克岛,关岛,英国的香港,马来亚,荷兰的东印度群岛。”
“之后,我国太平洋舰队赶赴西太平洋防卫。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,发生了大家都知道的,我国海军史上最糟糕的一场失利。菲律宾海海海战,帝国的航母舰队埋伏袭击了我国的庞大舰队,当时我们还不像帝国海军那样知道航母,而非战列舰,才是现代战争的核心,舰队没有足够的空中保护而遭受了灾难。5艘战列舰被击沉,3艘战列舰受创过重自沉,大量船只受伤,五千多人阵亡,金梅尔上将战死,幸亏夜晚到来,才防止所有船只全军覆没。”
兰利抬头看了一下教室,心想谈谈战争也许会让学生稍微提起点注意力。令他大失所望,学生们还是各自玩手机,或者戴着耳机不知道在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看些什么。
“呃,那么之后的几个月呢,帝国在各条战线上狂飙突进,又用航母集群,击败了英国的远东舰队,迅速占领了从新加坡到东印度群岛的地区。到了1942年中旬,帝国已经威胁到澳大利亚,占领了太平洋的诸多岛屿,甚至登陆了阿拉斯加!”
学生还是没有反应。兰利只好继续照本宣科。
“这时候呢,我们成功破译了帝国的密码,知道帝国即将对米德威进行攻击。这次轮到我们来设埋伏。在米德威,我们伏击了对方舰队,第一次空袭击毁了敌方两艘航母。这种细节不会考。但敌人的反击也很凌厉,双方几次空袭之后,敌人又有一艘航母被击毁,而我方也有两艘被击沉了。尽管帝国军在非常惨烈的登陆战后占领了中途岛,但敌方的舰队被决定性地削弱了,而我国的经济实力,决定了我们的损失可以被弥补。题外话,他们损失的航母,其中有一艘居然没沉,被他们成功拉到了岛上,但因为大火和爆炸,等于是废铁了。再说一遍,这种特别细的细节不会考。这就是后来所说的米德威决战。”
“后来两军在太平洋展开消耗战,又爆发了很多海战和陆战,在热带的丛林岛屿上僵持。1943年初,我们空军拦截并杀死了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。与此同时,我国的军事实力迅速增长,到停战的时候,我们的新型航母已经下水五艘,更有十一艘在建,无数其他军舰和飞机,我们取得了决定性的优势。原本在开罗会议上,总统将提出,对帝国也要像对德国一样要求无条件投降。但在六月,帝国提出了停火条件。”
“在1943年5月,我们已经进入了全面战略反攻,我们在北非全歼了轴心国军队,将帝国军赶出了瓜岛,收复了阿拉斯加的全部岛屿。苏联在斯大林格勒获胜。帝国高层这时意识到了必败的命运,向我们提出停火。在瓜岛的失败后,帝国皇帝强行插手,罢免了东条英机,重新起用米内光政组阁,派币原喜重郎与我国谈判。总的谈判目标等于是我们上节课提到的,战前我国提出的最后一次取消禁运的要求,即要求帝国军全面撤出在尼华战争中的所有占领领土,注意这里帝国还要全面撤出与我国开战后占领的全部领土。这样我们又回到了原点。”
“两国有了初步共识后,帝国军撤出整个新几内亚,两军基本停止交火。在谈判持续的同时,欧洲战场的局势发生了进一步变化。我们登陆了意大利,墨索里尼倒台,意大利政府投降,在库尔斯克,苏联取胜,帝国意识到已经完全没有重开战端的可能了。但9月,德军占领了罗马,苏联在斯摩棱斯克受阻,有必要迅速将资源转向欧洲战场。”
“最后的停战协议以我国的胜利告终。协议条文反映了我国的意志,帝国军只保留了一些小的附加条件。帝国军将从尼华战争爆发后的一切侵占领土撤出,并退出三国轴心联盟。因为罗斯福总统和我国外交都强烈反感殖民主义,我们同意战后东南亚洲各地区应民族自决,各民族可选择独立。丘吉尔反对这个条款,但我们没有理他。”
“另一个条款,则导致了战后的一系列政治变化。我们认知到华国正处于内战状态,分别有西部的民族政权,北方的赤色苏维埃政权,和东部的维新政权。我们都知道这第三个是帝国的傀儡,但我们承认这是一个内战交战方。条款规定帝国军要在三个月内撤出华国内陆地区,并在六年内撤出华国全境。”
“在帝国国内,这一协定以亚细亚解放合约的名目宣传给国民,宣称是帝国的战争使得西方强权尊重了亚洲人种。但军方从头至尾都知道,而国民很快也发现,这其实是一个战败的协定。帝国军以暂时维持秩序的名义,在华国领土维持占领,但按照协议必须逐步撤出。到这里,我们国家的战争就结束了。呼!”
学生对兰利故作惊叹的发言没有反应。
“好吧,然后是帝国内部的纷争了。尽管一开始撤出了交战前线地区,但满三个月时,帝国并没有完全按协定撤退到沿海地区。我国施加外交压力的同时,最恨帝国的是谁?是华国!华国山城政府军之前满足于接收帝国军主动撤退的地区,但在1942年,民族政府集结了全部精锐部队,在江城对帝国军发起了激烈进攻。”
“帝国军在当地的驻军于是展开交战。帝国政府要求撤退,以息事宁人,但‘坚守的师团’很快成了国民精神的象征。从停火开始饱受打压的帝国陆军,显然是抗命的背后力量。出人意料的是,山城民族政府酝酿了很久的这次突然攻势,居然失败了,被帝国陆军反攻。与此同时,在帝国本土,全国各地发生暴动,最著名的是在日比谷公园,群众要求废弃和约,继续开战,甚至发生了不可想象的,持械开火和大规模纵火,甚至皇居园林内部都起火。帝国陆军和大政翼赞会这时发动了期待已久的政变。他们找到了一个之前难以想象的盟友,就是三年前签订互不侵犯协议的苏联。残存的原帝国赤色主义势力加入了政变的联盟,红色联盟诞生了,朝日的红色和赤色的红色汇合。”
一个学生可能是看视频看到了好笑的东西,笑出了声。还好她有最起码的礼貌,没有一直笑个不停。
“呃,他们显然无法重新开战,为什么呢?因为这时,战争天平已经决定性地倒向同盟国一边。苏联攻入了战前德国境内,我们的军队即将登陆诺曼底,而帝国已经撤退到1941年的边界。但新政权可以通过虚张声势来控制局面。他们实质上软禁了皇帝,但却打着尊皇清君侧的名义,清洗了‘国贼’。在华国,帝国陆军以所谓志愿者的形式,大批加入维新政府,将山城政权击退。在维新政权首脑病死后,‘参谋’的帝国陆军迅速清洗了维新政府任何图谋自立的企图,安排了更加傀儡的人选,并消除了一切反共元素。到1945年,和华国民族政府的战线完全稳定下来,双方的交火也大规模减少了。与此同时,1944年末,在苏联支持下,华国西北的地区宣布独立后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,而华国的赤色政府和民族政府之间也不断爆发交火。民族政府调集兵力大规模进攻赤色政府,但又一次失败了。”
“1948年,民族政府失守首都山城,到1949年,赤色政府占领了全境,民族政府大元帅流亡加州。在苏联斡旋下,华国苏维埃共和国和维新政府达成了全面停火。”
“与此同时,我国在德累斯顿使用原子弹后,苏联,英国,然后是帝国,开发出了自己的核武器。尽管帝国明显违反了和平协议,但无论是我国民意,还是核武器威胁考虑,决定我们也无法重新开战了。”
“时间差不多了,下节课我们讲帝国的战后史,联邦化,共主联邦的政治架构,帝苏决裂,清洗赤色派,新文化革命,被镇压的民主运动,冷战后的开放政策,全球化和帝国的经济崛起。下课。”
早已不耐烦的学生很快都走出了教室。兰利疲倦地靠在了讲台上。
下午还有课。房间暖气修好了吗?给老导师发的邮件,好几天了都没回复,可能对方只是没查邮件,很快应该看到的吧……
今天也是兰利普通的一天。